close

WEDCV155VD5RRV515DV

 

自從與人工智慧結緣,馬橋鎮聲名漸響。 4月7日,澎湃新聞記者走訪了上海馬橋人工智慧創新試驗區(簡稱馬橋AI創新區),該園區是上海26個特色產業園區之一。 截至2020年2月,馬橋AI創新區洽談項目近百個,預計落戶項目50個,總投資約130億元,初步形成了試驗區產業集聚發展的良好氛圍。其中,因疫情而有著迫切市場需求的人機共存環境下的消毒滅菌機器人,4月底就將在達闥機器人投入量產。 ... 2020年4月7日下午,馬橋AI創新區,一個安保巡邏機器人正在巡邏。(本文圖片除了署名外,均為澎湃新聞記者俞凱 圖) 最大優勢是可全場景展示人工智慧 馬橋原本是位於上海閔行區西南角的一座偏僻小鎮。 2019年8月,上海市政府印發《推進上海馬橋人工智慧創新試驗區建設工作方案》,將馬橋AI創新區納入「3+5+X」重點區域整體轉型範圍,加大工作推進力度。 上海馬橋人工智慧創新試驗區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史宏超告訴澎湃新聞記者,馬橋AI創新區分為產業創新發展區和應用綜合實踐區兩部分。其中,產業創新發展區規劃面積10.8平方公里、應用綜合實踐區規劃面積4.9平方公里。 ... 馬橋AI創新區分為兩個部分。 未來五年,馬橋AI創新區重點聚焦發展兩大主導產業。一是以機器人為核心的智能製造業,區內代表項目包括達闥機器人、迪信通機器人產業園、鯨魚機器人等。二是以雲計算為核心的生產性服務業,區內代表項目包括紫光(上海)芯雲中心、上海電氣IDC項目等。 根據上海市經信委披露的數據,截至2019年底,全市人工智慧企業數量超過1100家,集聚了全國1/3的人工智慧人才,產值接近1400億元,「東西集聚、多點聯動」的產業發展格局形成,已形成浦東張江、徐匯西岸、臨港新片區、閔行馬橋四大人工智慧載體園區,智能晶片、智能駕駛、智能機器人、智能傳感器等重點產業初具規模。 在史宏超和紫光雲高級副總裁李廣武看來,馬橋的最大優勢,是可以全場景展示人工智慧產業、生活、生態的所有應用場景,這也是吸引紫光雲落戶馬橋的原因所在。 「4.9平方公里的應用綜合實踐區幾乎是一塊可以白紙上畫畫的新區。」史宏超說,中心區域是一平方公里的中央公園,周圍是低密度的商辦、研發、住宅用地,將引入人工智慧高端機構入駐,未來將形成中央公園裡的大學城那種感覺。 ... 鳥瞰圖 可供產業用地超過2500畝 「雖然武漢的方艙醫院已經關門大吉,但在後疫情時代,從智能方艙里走出的服務型機器人一定會進入快車道,成為機器人行業和人工智慧發展的助推器……」4月7日下午,達闥機器人有限公司董事長汪兵告訴記者。 ... 達闥機器人工作人員在大螢幕上,演示武昌方艙醫院智能方艙指揮中心機器人工作場景。 當日下午,澎湃新聞走進位於馬橋的達闥機器人公司,清潔消毒機器人、醫護助理機器人、智能運輸機器人、門禁測溫機器人、安保機器人等服務型機器人各司其職,幾位機器人還熱情地跳起了歡迎舞蹈。 ... 會跳舞的達闥機器人在與人互動 汪兵表示,為應對疫情,該企業緊急定向研發了基於雲端智能大腦的醫療護理、智能紅外熱成像測溫、巡檢測溫安防、消毒清潔、送藥/送餐、掌上超聲等六大類「5G+雲端智能服務機器人」產品和解決方案,並交付了全國乃至全球首個「智能方艙醫院」。位於馬橋的達闥智能機器人產業基地一期項目已於2020年3月31日開工,一期面積243畝,計容面積32.4萬方,投資35.6億元,達產後將形成百億產值。 紫光雲高級副總裁李廣武向澎湃新聞透露了他們的落地馬橋計劃。紫光集團計劃在馬橋AI創新區打造「紫光雲上海馬橋人工智慧產業基地」和「四中心一平臺」,即建設高等級算力中心、人工智慧科創中心、人工智慧實訓中心、智能城市建設運營中心、打造人工智慧雲平臺。建成後,將「四中心一平臺」的相關研發設施、實驗室導入載體,開展運營並引入培育一批人工智慧創新型企業。 ... 紫光雲將在馬橋打造的高標準數據中心效果圖 馬橋AI創新區可供產業用地超過2500畝(含增量產業用地近1500畝、存量轉型更新1000畝,後續將通過騰籠換鳥繼續拓展空間),可租售物業面積超過62萬方。 年內,馬橋AI創新區啟動的重點項目還包括迪信通機器人項目總投資15億元;福洛德項目已獲得加拿大KTR在中國的傳動技術獨家授權,填補雙態邏輯變速器國產空白,未來年產值約120億元;鑫創科技項目總投資20億元,成立國際人工智慧技術研究院、與愛爾蘭國家數字研究中心搭建上海智能健康創新中心;聯東U谷項目總投資9億元,建設人工智慧和智慧醫療專業載體;科大訊飛人工智慧產業園項目占地62畝,總投資6億元,打造人工智慧語音識別技術生態鏈。

 

 

OKAPI 推薦

  •  

    文/OKAPI閱讀生活誌2017年11月24日

    一本談飲食行為、迷思,而且必須用科學研究舉證的書要怎麼好看呢?就像有食物添加物的零食特別好吃一樣,這本《吃的藝術:42個飲食行為的思考偏誤》在兩位作者摻了生活化的例子、輕鬆的語調、俏皮的文末評語之後,所有的飲食觀念、科學佐證讀起來就像加了糖、麩胺酸、檸檬酸等食品添加物的墨西哥起司

內容簡介

☆空降德國亞馬遜排行榜,蟬聯飲食文化類圖書第一名
☆《法蘭克福匯報》飲食專欄作家 ╳ 德國知名行為心理學家
☆徹底顛覆你對「吃」的想像,讓你吃得更聰明、更知性、更享受!

★王浩威|精神科醫師‧作家
★周偉航|熱門專欄部落格「人渣文本」作者
★耿一偉|飲食行為藝術家‧人體酒測儀
★焦桐|中央大學教授‧飲食文化專家
★蔡康永|主持人‧作家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邏輯謬誤鑑識班》作者
★謝伯讓|腦科學家‧著有《都是大腦搞的鬼》與《大腦簡史》 聰明吃推薦
★鄭國威|PanSci泛科學總編輯‧重度知識挑食症患者 專文推薦

----------------------------------------------------------------------------
名模背書的超級食物、身價不凡的頂級紅酒……
你以為你吃得美味健康又划算,
卻只是落入飲食產業老闆和營養專家佈下的行銷陷阱,
本書教你破除飲食迷思,做個聰明的吃貨!

鋪天蓋地的產品廣告和健康常識,
令大腦無法正確思考,讓我們不自覺地瞎吃又瞎買。
本書作者從行為心理學、神經科學、社會學、經濟學、飲食文化的角度切入,
搭配令人會心一笑的全彩插圖,
闡述大腦、潛意識和種種外力如何影響人類的感官體驗、品味和食欲,
以及我們該如何重拾飲食的主控權。

☆媒體讚譽☆
「梅蘭妮‧穆爾與狄安娜‧馮寇普聯手打造這本《吃的藝術》,指出營養趨勢雖然不斷推陳出新,我們卻忽略了真正重要的問題:為什麼我們喜歡某些食物,不喜歡某些食物?我們要怎麼知道自己已經飽了?飲食如何影響我們的情緒?心理又如何影響我們的飲食抉擇?此書從行為心理學和神經科學領域的角度解析我們的味覺,以及飲食層面的大小事,這些驚人的事實不僅左右了我們的健康,更關乎我們能否盡情享受『吃』這件事。」——《法蘭克福匯報》(F.A.Z.)
「飲食顧問何其多,唯有梅蘭妮‧穆爾和狄安娜‧馮寇普能成功結合飲食文化與腦神經研究,解決我們到底為何而吃,以及為什麼吃了會有這些反應的疑問……翻閱本書,樂趣無窮。」——德國電視二台(ZDF)
「梅蘭妮‧穆爾與狄安娜‧馮寇普提出了大量的科學相關研究佐證,並以清晰易懂、風趣但不忘質疑的態度娓娓道來。」——《每日鏡報》(Der Tagesspiegel)
「……本書極具娛樂性與啟發性,還可以當作排隊買咖哩香腸或沙威瑪時的閒聊話題。」——《星期五週報》(Der Freitag)
「兩位作者將營養學知識與心理學研究,以簡短易讀與輕鬆愉快的方式呈現出來。」——中部德國廣播文化電台(MDR Kultur)
「她們倆的文字既輕鬆又有趣,背後還有相關的科學研究支持。閱讀本書真是人生一大享受!」——《科技評論》(Technology Review)
「《吃的藝術》是本有趣又有用的指南,帶領我們穿越迷霧重重的飲食叢林。」——《Condor Bord 雜誌》(Condor Bord Magazin)
「42個眾人飲食習慣的有趣真相。」——《情感雜誌》(Emotion)
「一本可帶領讀者穿越飲食叢林的書,娛樂性十足。」——《弗倫斯堡日報》(Flensburger Tageblatt)

----------------------------------------------------------------------------
★《吃的藝術》新書分享會★
講者:美食家 邱岱玉女士 ╳ 專欄作家 神奇海獅先生
時間:2017/10/14(六)14:00-16:00
地點:Oma's Deli Del歐嬤德式美食餐廳
地址:台北市大安區仁愛路四段406-1號
活動網址:https://goo.gl/LeXzax

★本書榮獲德國歌德學院 Goethe-Institut 「翻譯贊助計畫」支持出版★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梅蘭妮.穆爾Melanie Mühl
1976年生於德國斯圖加特(Stuttgart),成長於拜羅伊特(Bayreuth),高中畢業後在慕尼黑就讀德國語言與文學系,於卡爾斯魯厄大學(Universität Karlsruhe)完成新聞學系學業後,前往加拿大金斯頓皇后大學(Queen's University at Kingston)攻讀德文與心理學,並在當地教授德文。2004年起在《法蘭克福匯報》(Frankfurter Allgemeinen Zeitung)實習,2006起擔任《法蘭克福匯報》編輯,並定期投書《法蘭克福匯報》部落格「Food Affair」,2009年獲得德國「山‧世界旅遊新聞獎」(Preis BergWelten),並曾出版多本專書。

狄安娜.馮寇普Diana von Kopp
1975年生,現居海德堡(Heidelberg),是德國知名的心理學家、領導能力訓練顧問與作家。具心理學碩士與人力資源管理碩士學位,並獲紐約生命自覺協會(New York Focusing Institute)心理治療認證。2008年起為德國神鷹航空公司(Condor Flugdienst GmbH)訓練具領導潛能的飛行員。她自工作經驗中發現,諸如日常飲食內容與習慣等因素,皆會影響大腦、情緒及工作能力,她將相關研究心得陸續發表於《法蘭克福匯報》部落格「Food Affair」,並出版多本大眾心理專書。

譯者簡介

林琬玉
林琬玉,輔仁大學德文系及德國Aachen專業大學(Fachhochschule Aachen)企業經濟系畢業。譯有《為什麼要住在城外》、《天賦不是奇蹟》、《國家為什麼會破產》、《我願一生守候你,你卻忘了我的承諾》(商周出版)、《找回單純快樂的自己:向孩子學習幸福》、《國家偷走我的錢》、《釀‧啤酒》與《為什麼企業的事就是大腦的事?領導的科學與藝術》等書。

相關著作:《我願一生守候你,你卻忘了我的承諾:一段關於愛與失智的故事》
 

目錄

【專文推薦】 想當個夠格的吃貨?先讀這本書 鄭國威
前言
01‧辣椒性格 Der Chili-Charakter|愛吃辣是怎麼一回事
02‧食物半徑 Der Food-Radius|打造自己的飲食環境
03‧出生前的印記 Pränatale Prägung|為什麼還沒出生,我們就已經有愛吃的東西
04‧輕輕的一推 Nudging|當員工餐廳成為激勵士氣的所在
05‧口味攸關基因 Geschmack: auch eine Sache der Gene|為什麼只吃麵條的小孩是超級味蕾者
06‧鳳梨謬誤 Der Ananas-Irrtum|為什麼我們就是愛吃自己喜歡的
07‧三十天變苗條? Schlank in 30 Tagen?|為什麼瘦身總是會失敗,除了八分飽規則以外
08‧別怕碳水化合物 Keine Angst vor Kohlenhydraten|荒島求生,你該帶什麼食物?
09‧生食謬誤 Der Rohkost-Irrtum|烹飪讓我們更聰明
10‧不健康的食物=直覺上的美味 Die Unhealthy = Tasty-Intuition|為什麼不健康的食物那麼好吃
11‧幸福肥 Macht Ihr Partner Sie dick?|為什麼情侶最好不要太過了解彼此
12‧超市老闆不會告訴你的事 Der Supermarkt|為什麼我們老被新產品誘惑
13‧促發效應 Der Priming-Effekt|哈根達斯冰淇淋來自丹麥?
14‧行銷安慰劑效應 Der Marketing-Placebo-Effekt|為什麼酒中剛好沒有真言
15‧頂級廚房症候群 Das Trophy-Kitchen-Syndrom|想買超厲害廚具?請三思!
16‧顏色正確的威力 Die Macht der richtigen Farbe|紅色盤子有助減重?
17‧為什麼你不知自己何時飽了 Warum Sie nicht wissen, wann Sie satt sind|以及,如何學會分辨
18‧細微差異 Die feinen Unterschiede|為什麼鼻子是人體的煙囪
19‧羅密歐與茱麗葉效應 Der Romeo-und-Julia-Effekt|為什麼我們老愛囤積食物
20‧商務午餐 Business-Lunch|如何替自己在商務聚餐中加分
21‧大男人與美乃滋類型 Von Machos und Mayo-Typen|漢堡與女人的胸部有什麼關係
22‧向口感致敬 Ein Hoch auf die Haptik|多方嘗試必有所穫
23‧味道有顏色嗎? Die Farbe des Geschmacks|為什麼吃東西時眼見不一定為憑
24‧擺盤的藝術 Ein Teller Kunst|為什麼你得為「康丁斯基沙拉」付出超高價
25‧用吃對付壓力 Essen gegen Stress|為什麼一杯奶昔下肚超紓壓
26‧滋滋聲效應 Der Sizzle-Effekt|為什麼Bossa Nova+巧克力能讓你自動融化
27‧雙倍麩質謊言 Die doppelte Gluten-Lüge|為什麼我們總是會掉入飲食迷思的陷阱
28‧帥哥美女專家 Der gutaussehende Experte|再荒謬的飲食撇步,為何還是有人會上當
29‧健康月暈效應 Der Health-Halo-Effekt|健康營養穀物棒的真相
30‧餵食鐘 Die Feeding Clock|吃什麼可以調時差
31‧小貓當早餐? Mieze zum Frühstück?|為何貓咪就可以窩沙發,小牛卻得躺在盤子裡
32‧荷蘭醬症候群 Das Sauce-béarnaise-Syndrom|為什麼有些料理你一輩子都不會喜歡
33‧樂曲悠揚促進食欲 Der Ton macht den Appetit|口袋不夠深的人別聽慢歌
34‧點菜焦慮 Status-Angst à la carte|菜單語言如何把人搞瘋
35‧「狗袋」謬論 Das Doggy-Bag-Paradoxon|為什麼我們不喜歡把剩菜打包帶回家
36‧BJ效應 Der Bridget-Jones-Effekt|失戀讓人食不下嚥?
37‧服務生的體重如何影響我們點菜 Wie das Gewicht des Kellners
unsere Bestellung beeinflusst|以及,為何你該注意一下朋友的BMI
38‧巴咂巴咂與稀哩呼嚕恐懼症 Die Schmatz- und Schlürfphobie|如何確定自己有沒有恐音症
39‧吃到飽餐廳 All you can eat|為什麼你最好背對自助餐台而坐
40‧完美洋芋片 Der perfekte Chip|馬鈴薯片的科學
41‧門牙存在的原因 Wofür Schneidezähne eigentlich da sind|以及,為何你最好小心使用叉子
42‧睡給你瘦 Schlaf dich schlank|上床睡覺如何讓你飽
參考文獻
 

【專文推薦】想當個夠格的吃貨?先讀這本書︱鄭國威

科學家每天都在問自己三個對人類來說最重要的問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中午要吃什麼。
好吧,上面這句話是胡扯的。但不只是科學家,在看這本書的你可能也跟我一樣,每天都在苦思那最後一個問題。
像我一樣每天中午都外食的上班族很多,我跟同事甚至討論過要不要乾脆轉行去做「中午要吃什麼」 App ,因為不但自己每天都用得著,而且比起科學傳播市場大不少。可惜我們動作慢。你只要上手機應用程式市集去搜尋,會發現類似的 App 已經好多個。

即使如此,每天還是都得吃,而每次吃之前,就得綜合無數條件,做出風險不明的抉擇,這實在是把現代人逼得有點緊。儘管近年來一連串食安問題頻繁且驟然降臨台灣,踩得我們是措手不及,而且踩得我們也有點麻痺了,但我們在吃之前得要處理的認知關卡並不只是如此。一下子生酮飲食紅了,一下子防彈咖啡夯了;一下子超級食物紅藜誕生了,一下子冷壓果汁高尚了;一下子有人說只該吃菜,一下子有人說只該吃肉;一下子早餐是最重要的一餐,一下子早餐最好少吃甚至別吃;一下子有人說該多吃魚,一下子有人說不該吃魚,當然也有人說要沒魚吃了,準備開始吃蟲補充優質蛋白質吧。
如果你也被這些不請自來、徒增困擾的資訊搞得想吃土,那麼就先來嗑這本《吃的藝術》吧。這是一本看了就想一次看完,即使並沒有這個必要的俏皮知識書。本書由多則短篇集結而成,恰如其分地用生活感十足的案例,結合從心理學、營養學、生物學、經濟學等領域挖掘出的最新知識,加上每篇結尾那畫龍點睛的小提示,是我非常喜歡、也很想學習的一種科普寫作方式。閱讀起來像是在吃口感酥脆的洋芋片,帶著恰好的鹹味與清爽的檸檬香,咔滋咔滋地聲音刺激著食欲,我那貪食知識的腦一刻也停不下來地吃完了整包。
作者不是台灣人,書中描述的場景主要在歐美,但每篇案例都讓我能聯想起自己的吃喝生活,也解開了許多我從沒認真想過的個人飲食習慣之謎,例如為什麼喜歡吃某些東西,為何無法抗拒某些口感,為何到了超市會忍不住想買某些吃的,為何看到某些顏色就感覺有點餓,又為何被朋友形容成是個不在乎吃什麼的人(儘管我自認不是)。

我們常說台灣人很重吃,而且我們的確也有獨特的飲食文化,但吃不只是結果,而是抉擇。每次決定吃什麼、怎麼吃,就像投票一樣,而這本書著實讓我在每次投票前都能更清楚自己為何而投,很高興我的舌頭未來將比我更能善盡公民義務。
想想也很不可思議,那就是即使作者寫得讓我這個台灣人再贊同不過,但我們卻實實在在地吃出了截然不同的飲食文化,我想這就是吃的奧妙之處吧。

(本文作者為PanSci泛科學總編輯‧重度知識挑食症患者)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4773251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56頁 / 21 x 15 x 1.3 cm / 普通級 / 全彩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適讀年齡:0歲~99歲
  • 本書分類:> >
  • 本書分類:> >

內容連載

12超市老闆不會告訴你的事Der Supermarkt|為什麼我們老被新產品誘惑
 
每人平日裡習慣去的超市,就是個人食物半徑內最常造訪的場所(請見第二章)。但我們一踏入那裡,就得準備與我們的敵人——也就是超市老闆奮戰,因為他想的往往和我們不一樣。皮包裡的購物清單上,明明都寫好了牛奶、麵包、優格、青醬、蘋果與青蔥,我們只想速戰速決搞定買菜這件事,老闆卻希望我們待得越久越好,最好沿著貨架慢慢走,順便帶點新產品回家。而且,為了讓我們淨買些原本不需要、也不想要的東西,他們還精心用上了許多心理學伎倆。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所以,我們也一直以為,自己對那些遜斃了的行銷手法瞭若指掌,絕不會上當。可惜,大錯特錯!努力保持理性,並不代表可以完全免疫。
 
超市商品的擺設依循一定的原則,這很容易理解,如此,無論我們來到世上哪一間超市,都能很快摸出頭緒,絕對不會一進門就撞見堆積如山的捲筒衛生紙與面紙。第一印象極其重要,而且一定要傳達出新鮮的訊息:撲鼻而來的麵包香味,以及精心鋪陳過,看起來清脆又可口的蔬果鐵定是首選。有時,還會看到從噴嘴飄散出細微的水珠滴落在蔬菜上,菜葉於是看起來特別清新翠綠——不過,這其實只會讓蔬菜腐壞得更快。
 
同樣的準則,也適用於水果,像是香蕉,也有一套專屬的理想化程序。「無論香蕉的顏色變得多可疑,都有一定的售出價值」,丹麥神經行銷學(Neuromarketing)專家馬汀‧林斯壯(Martin Lindstrom)在著作《品牌,就是戒不掉!》(Brandwashed: Tricks Companies Use to Manipulate Our Minds and Persuade Us to Buy)中如是說。銷售數字告訴我們,「顏色為Pantone色號13-0858活力黃的香蕉,銷售量比顏色為色號12-0752奶油花黃的香蕉少,因為後者帶來的視覺效果比較溫暖,讓人覺得更為成熟好吃且新鮮。」
 
此外,冷藏櫃通常被擺在超市最深處的角落,這也是其來有自,因為乳製品是最熱門的商品(專業術語叫「快速消費品」)。所以在抵達那裡之前,最好先讓顧客途經無數產品的誘惑。而且,售價較高的知名品牌多放在與視線平行的高度(約一四○至一八○公分),較為實惠的產品,則擺放在所謂的彎腰—起身區(麵粉、糖之類)。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5n5N2Mo.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65043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田中睡眠品質變差治療有效中醫診所仁愛鄉睡眠障礙門診治療有效中醫診所秀水自律神經失調中醫推薦
永靖壓力大看什麼科 仁愛鄉強迫症治療中醫 Dcard推薦的溪湖中醫診所,失眠睡不著改善很多田尾無法進行中高強度運動改善中醫診所 員林容易冒汗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把脈超神的溪湖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建國科大附近推薦打嗝治療中醫 竹山鎮睡不著改善中醫診所 問診詳細有耐心的溪湖中醫診所,睡眠障礙改善很多鹿港白天賴床睏倦治療有效中醫診所 國姓鄉常常睡不著或很早就醒來改善中醫診所 很多人都在這南投中醫診所看好的,自律神經失調改善很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賣的最好的產品 的頭像
    賣的最好的產品

    賣的最好的產品

    賣的最好的產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